而近一两年,舆论被违法排污企业绑架的情形也开始出现。
一种是在学校和博物馆楼顶安装便宜的感测器,以监控七种不同污染源;另一种是在 Google 街景车上配备污染感测器,以绘制详细的污染地图。」与此同时,另一组研究人员的专案也在进行。
Cohen 正与公用健康科学家合作,探索疾病与污染的关係,将 BEACO2N 应用到医疗领域,而 Aclima 公司与流行病学家展开合作,研究污染热点附近的健康问题。」(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BreezoMeter)。Google 街景团队表示赞同。虽然两个团队採取不同方法,但是,他们都希望,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能用这些工具,对抗气候变化,改善人们的生活。Cohen 预测,今后感测器网路将不断扩大。
该专案的名字是 BEACO2N,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大气化学家 Ron Cohen 发起。他们把感测器放到学校和博物馆屋顶上,尝试揭示不同时间段的污染变化情况。近年来,渝北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包括建立环保专家参与机制、个案磋商机制、类型案件建议机制、首案指引机制等。
该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自成立以来,截至2016年底,共受理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63件、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40件、环境资源行政诉讼案件53件、环境资源非诉执行案件937件。负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环境民事诉讼原告或利害关系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均可申请环境保护禁止令。严重危及自然资源或者生态环境安全的,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并难以恢复的,可能加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程度的,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情形可以申请环境保护禁止令。共审结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49件、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37件、环境资源行政诉讼案件46件、环境资源非诉执行案件935件。
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制定的《环境保护禁止令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于近日起实施,针对江北区、沙坪坝区、渝北区等10个区管辖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不立即制止将产生严重后果且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相关单位或个人可向该院申请环境保护禁止令。渝北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沈远东认为,《办法》是及时制止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社会公众环境权益、服务辖区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了该院环境资源审判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迈进。
根据《办法》,导致大气、水、噪声、放射性、电子废物、固体废物等污染的行为,致使土壤、森林、草原、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破坏的行为,以及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均适用环境保护禁止令。可联合公安、环保协助执行据了解,渝北区人民法院做出环境保护禁止令后,将及时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并移送本院执行局负责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联合公安机关、负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协助执行。特别是根据环境资源案件在诉前、诉中、诉后3个阶段的不同需要,创新实践诉前协调、审前阻却、综合认证、判后修复、倡议建议等审判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三环五段环境审判法。
渝北区人民法院作为重庆首批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的两个试点基层法院之一,于2011年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集中办理市一中院辖区的一审环境资源案件,管辖范围包括江北区、沙坪坝区、渝北区、长寿区、合川区、大足区、潼南区、铜梁区、璧山区等10个区、涉及人口880余万人。但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按照环保部要求,到今年6月底前,火电与造纸行业要完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汪键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通常火电行业规模比较大,火电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气上,造纸行业的污染主要在水上,两个行业中,既有大企业,也有小企业。
据汪键介绍,排污许可证与简易排污许可证区别明显,他说,排污许可证包括正本和副本,其中,重点企业领取的排污许可证的副本近30页,就像一本书,而非重点企业领取的简易排污许可证就只有几页纸。他表示,这两个行业这个月底基本上可实现如期发证。
针对火电与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以及是否持证排污,环保部将启动执法检查。他表示,许可证为执法人员判断企业是否守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为何选择这两个行业率先发证?相对而言,这两个行业目前是环境管理最好的。汪键说,排污许可证上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包括监测、超标排放,排放去向不满足要求,排污口不规范,企业不监测,弄虚作假等等。排污许可证实施全国统一编号根据国办发布的《方案》,排污许可证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以及依法逐步纳入的其他污染物,同时,按行业分步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省(区、市),其辖区内企业所持有的排污许可证都是全国统一编号。现场检查的时间、内容、结果以及处罚决定应记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全面开启一证式监管时代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地就陆续试点实施排污许可制,大概24万家企事业单位领取了排污许可证。
汪键指出,今年是实施持证排污的第一年。汪键说,老版排污许可证差不多都是几页纸,现在的则不同,不仅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的副本有一本书那么厚,而且在副本的首页排污许可证副本字样下还有二维码。
汪键透露,截至目前,3000多家企业已取得全国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他说,这是最主要的考虑。
据他介绍,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推开后,环境管理将全面进入依证监管时代。因此,造纸行业中就会有企业只申领简易排污许可证就可以的,比如纸制品生产企业。
汪键说,主要是看这两个行业是否按国务院要求核发了新的排污许可证,是否存在无证排污问题。《方案》提出,率先对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2020年全国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环保部排污许可证办公室主任汪键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指出,相比形式上的变化,环境监管体制的变革更值得期待。过去就是几页纸,现在变成'一本书'。
将开展无证排污执法大检查根据国办《方案》要求,首次核发排污许可证后,应及时开展检查。在汪健看来,形式上的变化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环境监管模式的改变,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后,一企一证,环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到企业后,只要扫一下副本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
他进一步解释说,火电行业规模较大,基本上都要申领排污许可证,而造纸行业则不同,有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也有一般管理的。除了这些原则要求外,汪键还就排污许可证发放的一些具体细节向《法制日报》记者做了介绍。
汪键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新的排法许可制使得环境执法更加精细,更加方便,一证式管理的特点更加突出。根据这一要求,环保部提出,今年6月底前率先在火电、造纸两个行业完成排污许可核发,同时在京津冀试点地区开展钢铁、水泥行业,在海南开展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试点。
据汪键介绍,火电与造纸行业需要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大概有5000多张。他表示,首批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可以基本完成。对污染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加大执法频次与处罚力度,推动去产能工作。其中,重点管理的企业需要申领排污许可证,非重点管理的企业只要申领简易许可证即可。
汪键认为,不可否认,那个时期发放的排污许可证有初步成效。他透露,针对此次执法检查,近期环保部将出台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方案,开展无证排污违法行为专项执法检查。
他表示,今年下半年,除了火电与造纸两个行业外,其它13个行业也将开始核发新版排污许可证,同时,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的发证,包括炼油、钢铁等重点行业。汪键说,随着火电与造纸行业发证工作的结束,环保部将启动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
截至目前,已完成3000余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1000余家企业申领的排污许可证也已进入审核程序。单位名称、单位住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产品产能、产排污节点、污物及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口从7月开始,火电及造纸行业的所有重点排污企业都必须持有包含这些信息的排污许可证。